blob.png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石景山区历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成长成才,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全区发展大局,区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和北京市《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立足根本任务,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工作载体,发挥“五老”在未成年人成长成才中的优势作用,以“五个坚持”把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落实到推动新时代关心下一代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实现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关工委建设和发展

区关工委制定《石景山区2023年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点》、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方案》,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关爱未成年工作列入大局谋发展,持续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关工委。积极整合辖区资源,依托老干部自管组织、驻区部队等资源,将区老干部宣讲团等队伍、街道社区“老党员先锋队”吸纳进“五老”队伍,关爱未成年人工作队伍不断壮大。

坚持价值引领

全面增强未成年人理想信念

blob.png

blob.png

区关工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中心环节,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至育人工作全过程,“五老”讲师团走进校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老少共话二十大;老干部带领未成年人走进“红色回响•石景山”;老战友合唱艺术团把《长征组歌》带进校园,把长征精神唱进学生们的心里。在一次次实践活动中为孩子们讲国情党史、区情区史,不断深化“传承红色基因”品牌工程,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和优良传统中汲取精神力量。同时,不断丰富思政育人形式,充分利用老战士、老专家等五老资源,结合青少年实际,线上推出系列红色专题视频课程。

坚持普法宣传

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法治观念

blob.png

blob.png

组建五老法治工作团,吸纳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系统的退休干部,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各基层关工组织开展青少年法律教育活动130余场,累计覆盖4000余名未成年人,普法效果显著。同时,线上普法教育不间断,公众号平台推出“石小关普法”系列专题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以丰富多彩的普法内容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坚持弘扬传统文化

不断增强未成年人文化自信

blob.png

组织“五老”志愿者开展“二十四节气进校园”主题活动,利用传统节气,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劳动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向学校捐赠传统文化类书籍100余套、节气书法作品25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厚植于青少年的心灵,不断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坚持志愿服务

暖心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blob.png

blob.png

各基层关工组织开展了各类‘护苗成长’、上下学期间交通疏导、“大手拉小手学雷锋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设立了五个家校社共育咨询室试点单位,推进家庭-社会-学校共同育人机制。各街道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向基层延伸,在社区逐步建立五老工作室,将“五老”志愿者服务融入到社区日常工作中。

石景山区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始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价值引领、普法宣传、传统文化和志愿服务为抓手,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扎实传承红色基因,全面落实党建带关建工作要求,完善组织体系,加强保障措施,支持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与各单位、各部门实现协调协同,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服务青少年的氛围,充分发挥石景山区“五老”资源丰富、红色教育基地众多、军地融合发展良好、冬奥遗产等优势资源,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提升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来源:石景山区创城办